1 集团公司廉政文化进车站实施方案
 1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1 廉政格言警句
 1 廉政小故事
 
政府工作报告
——在焦作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路国贤
(2007年2月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按照“坚持高标准,明确新要求,谋求新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焦作,努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带动、科技推动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圆满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快速发展、全面协调推进、质量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8.9亿元,增长15.7%,高于全省增幅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7.9亿元,增长23.3%。经济增长方式有所转变。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预计下降1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分别下降7.5%和7.3%。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6亿元,增长23.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3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均居全省第二位,增速均超过40%。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1.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8%,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79.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2.4亿元,增长38.6%;外贸出口总额达到6.15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8亿元,增长16.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628元、4492元,分别增长14.2%、1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8.9亿元,比年初增加28.0亿元,增长10.0%。
  2006年,市政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主导,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实施重点工业项目70个,其中万方集团年产10万吨铝合金棒一期工程、韩电热电联产项目、中原GKN公司年产300万只大缸径气缸套项目竣工投产,开工建设了昊华宇航“双二十”、风神股份年产500万套轿车子午胎和15万套工程子午胎等项目,九里山电厂项目有望列入国家“十一五”后三年建设规划。二是促进国有控股企业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焦作万方与中铝总公司、风神股份与中国昊华、沁阳铝电与神火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企业。着力扶持18户重点骨干企业、57家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8家,比上年增加7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42家,比上年增加76家,中铝中州分公司、焦作万方、风神股份和焦煤集团等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超过40亿元。四是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施意见》,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品27项,创省级以上名优产品39个,申请专利574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市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是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对工业运行的监测、协调和指导。开展了“加强企业管理年”活动,免费组织培训了154位企业家,并妥善解决了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六是积极推进高新区和工业集聚区建设。高新区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引进、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西部工业集聚区、万方工业集聚区和各县市的工业集聚区已具雏形。
  (二)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了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各项补贴足额发放,农业生产实现了新的突破,粮食总产达到181.1万吨,增长9.1%,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717.2公斤,创全国小麦主产区最高纪录;畜牧业产值达到4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0%。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已进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小麦种子面积达到60万亩,成为全省小麦种子面积最大市;“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到24.3万亩,怀药产品有150种;工业原料林达到53万亩;规模化奶牛饲养场(区)达到72个。市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并争取30亿元政府信用贷款,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8亿元,增长20.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7个,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快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开展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了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三是努力改善乡村环境。完成了15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加强了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了秸秆综合利用和道路周边环境治理,开展了13个试点乡和40个试点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8.65万名农民进行了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大了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行业管理力度,荣获“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积极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和U—17乒乓球挑战赛。云台山景区成为国家首批创建AAAAA级旅游区示范单位,青天河、神农山景区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市获得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和中国旅游魅力城市称号。全年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950.4万人,增长18%;门票收入实现2.6亿元,增长19.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3.9亿元,增长54.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10%。围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了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步伐,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投资快速增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六县市全部成为国家试点县市,新建成标准化农家店620个。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亿元,增长11%。
  (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全部完成,风神股份、焦作万方股权分置改革圆满结束。我市跻身于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城市。加大对22户特困工业企业的改革脱困力度,已有14户基本实现脱困。实施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调动了城区政府管理城市的积极性。继续深化财政综合改革,债务预算管理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建立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机制,绩效评价范围不断扩大。稳妥推进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清理规范了公务员津贴补贴。在全省率先理顺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开展“效能革命”为重点,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荣获首届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称号。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位居全省前列,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2.4%。
  (五)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修编了《焦作市总体规划》,完成了《焦作市近期建设规划》。开工建设了济晋高速公路和新园路、常付路等一批干线公路,完成了龙源路、长恩路等7条城市道路建设,开工了民主路慢车道、山阳路慢车道、河道治理二期等工程,实施了8条道路的大修、13条道路的中修,城市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暖普及率显著提高。凤凰山公园一期和龙源湖公园建成开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1%、绿地率达到37.1%,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稳步推进住宅建设,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以“四创”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县城和一批小城镇建设、改造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8%。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出台了环保实绩考核办法,实施了以流域水质和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7个区域环境整治为重点和190个污染治理项目为主要内容的“27190”污染整治工程。严格落实环保第一行政许可权制,否决了65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上项目。2006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1天,达标率为79.7%,高出省定目标9.7个百分点;4个省控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6.9%,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高出省定目标26.9个百分点。开展了以“空心村”、砖瓦窑和工矿废弃地为重点的“三项整治”活动,规范了矿产及水资源开采利用秩序,推进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金土工程”试点城市。
  (七)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筹集4.36亿元资金,其中市财政投资9665.9万元,办好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10件实事。一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实施了“两免一补”,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障学生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二是筹资1010万元设立了教育质量奖。三是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区居民低保标准由150元提高到165元,县市居民低保标准由117元提高到130元。四是投资36万元为城区661户廉租户发放了住房租金补贴。五是筹集新农合基金7012.4万元,在六县市全面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19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1%;确定了4家城市惠民医院和1家农民工医院,对城区低保人员和农民工就医实行优惠,对城乡特困群体实行34种大病救助;财政筹资645.3万元对城乡贫困居民实行了医疗救助,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六是筹资600万元实施了搬迁并村工作,搬迁了80个贫困自然村515户1893人。七是筹资950万元为21147户农民新建了沼气池。八是筹资3840万元解决了15.9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九是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1513公里。十是筹资2073万元新建、改建了20所农村敬老院,全市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已由原来的610人提高到1095人,占五保对象总人数4235人的25.9%。
  同时,继续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出台了新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实行了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巩固了“两个确保”。设立了“农民工节”,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教育督政力度加大,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处于全省先进行列,被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人口和计生委、财政部分别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市”和“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先进市”称号。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市,陈式太极拳等4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阳古城等8处文物古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项目60个,在省十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和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开展了“平安焦作”创建活动,完善了社会稳定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连续三年获省综合治理考核第一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建立了信访绿色通道,“三步走”工作机制得到国家信访局的肯定和推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涌现出了谢延信等一批模范人物。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成了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率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双拥共建继续推进,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民族宗教、新闻出版、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人防地震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勇于奉献的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焦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原材料加工和能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进一步转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能力仍需增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07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重要一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步伐加快,国际投资和贸易持续活跃,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我省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将逐步实施,特别是我市被列入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城市,更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我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一批新上重大结构调整项目逐步形成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的软环境和软实力得到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将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八次党代会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主导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加重视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万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里分配的目标任务。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
  (一)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壮大规模和提升质量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坚持“抓大、促小、解困”,用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促进全市工业加快发展。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集中精力抓好59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建成焦作万方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用扁锭、风神股份年产70万套轻卡子午胎、中轴集团年产50万根轿车发动机凸轮轴、斯美特年产20万吨方便面、健康元药业等项目;加快推进风神股份年产500万套轿车子午胎及15万套工程子午胎、昊华宇航“双二十”和焦煤集团新矿井建设等项目;开工建设中铝中州分公司年产70万吨氧化铝项目,积极推进九里山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的产业层次。重点抓好日欣电子LED、卓立烫印木纹转印膜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引导和支持市属18户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聚发展后劲。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作用,重点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企业规模扩张。支持18户重点骨干企业特别是9户省百户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筛选确定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极点。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民营担保企业发展。巩固脱困成果,完成特困企业的改革脱困任务。四是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支持列入省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五是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工业集聚发展。重点抓好西部工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一部分标准化厂房,同时加快推进万方、沁北以及各县市工业集聚区建设。六是强化服务,促进工业经济协调运行。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做好电力、煤炭、运输等供需调节工作,提高保障能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家素质,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建好小麦种子标准化示范基地,叫响“焦作小麦种子”品牌。积极支持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饲养业,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继续抓好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认定步伐。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好农发行政府信用协议贷款的作用,以粮食、怀药、乳及乳制品、肉制品和林产品加工为重点,扶持蒙牛乳业、焦作大用、瑞丰纸业、斯美特、孟州华兴、金博农、恒慧通等一批龙头企业,促其尽快做强做大做优。三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80%的高效种植和规模养殖基地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病险水库加固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扎实开展整村推进,逐步完善搬迁村的配套设施,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林业生态县、生态村建设为重点,抓好新农村林业生态建设。巩固去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成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同时,落实对口帮扶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以打造旅游文化名市为重点,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按照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将“山、水、拳、文、商”有机融为一体,着力构筑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层次较高、布局更为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全面提升旅游业。继续加大景区景点资源整合与建设力度,开展AAAAA级景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开拓沿海和境外高端客源市场,办好第六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首届全国新农村农民太极拳健身大赛和第六届红叶节。加大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力度,在市区规划建设大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规范旅游服务接待体系,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2007年力争旅游综合收入比2006年提高1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突出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市广电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展览中心等城市文化项目,办好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中心,完成省定有线电视“村村通”任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丰富城乡文化活动。整合优势文化资源,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建设“八大文化园区”,积极谋划一批文化、休闲产业项目。三是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整合物流资源,加快推进家乐福超市、山阳商城改造、民主中路区域开发等一批重点物流工程建设,提高商业集约化程度。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等新型商业业态,推动传统服务业管理信息化、服务标准化。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跃农村市场。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仓储、培训等成长性强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四)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切入点,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把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强化政府责任的一项约束性、指令性目标,细化责任,严格奖惩,确保“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的9家企业、省里确定的13家企业、市里确定的128家企业逐年完成节能降耗任务,淘汰一批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企业。严格环境准入制,强化环保第一行政许可制,杜绝新污染源产生。实施污染物总量削减工程,确保完成40家大气污染企业和48家水污染企业的126项污染整治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水资源利用专项整治,提高中水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挖掘用地潜力,加大单位土地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开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积极推动煤层气开发利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取得新进展。一是集中精力抓好100个市定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完善项目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察和协调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实施动态管理,做好前期工作,力争一批新上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续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达效。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积极完善和落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配合联动机制,超前谋划一批老工业基地改造、新材料、制造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着力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充实完善项目库。三是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把有限的土地和环境容量向优势项目配置,支持工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业和降耗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更加注重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为主的内涵投资。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新上项目市场准入的审查,禁止新上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四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政策性资金支持。推动重点企业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努力扩大信贷规模。适时召开全市项目资金供求见面座谈会,集中向金融部门进行项目推介。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提高政府融资能力。加强政府与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合作,争取更多贷款额度。大力吸引民间投资和市外投资,确保资金投入持续增长。
  (六)以加快城镇化为立足点,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沟通与合作。确保焦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建设济晋高速公路焦作段,确保完成常付路沁阳至孟州段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林邓线焦作段改建工程,力争焦作至荥阳黄河公路大桥、孟州至偃师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构筑城市发展快速通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配合国家、省做好城市主体功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焦作市总体规划(2006—2020)》,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科学合理指导城市发展。建设中原路、新园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塔南路改造项目,加快城市集中供水、供热、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市污水处理二期项目,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前期进度,完成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出台城中村改造新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完善城市管理新体制,创新监管机制,推进综合执法,落实管理责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体制,加大对城区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力度,调动城区政府管理城市的积极性,支持城区发展与城市相对应的产业形态。落实城镇化发展政策。继续深化户籍、就业、社保、教育、住房等体制改革,逐步使外来从业人员和失地农民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近郊农村和产业发育较好的中心镇向社区化方向转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指导力度。各县市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壮大骨干企业,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
  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为重点,抓好投资体制改革;以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为重点,抓好交通建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鑫安科技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产权重组,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优质上市后备资源,确保1家企业成功上市;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落实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继续推进公共财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
  坚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适应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新形势,提高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好工业集聚区的平台作用,做好招商引资及项目入驻工作。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发挥驻外办事机构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作用。认真做好各类经贸洽谈活动组织参会工作,为企业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二是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给予重点扶持,努力扩大出口份额。积极争取国家商务部加工贸易区试点。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省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权,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四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机制,简化程序,为各类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加强社会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开展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打击恶意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五、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今年再筹资4.74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1.32亿元,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10件实事: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万户,解决1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完成100所农村小学、初中改造,在市区建设人民中学,改造实验小学。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三是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惠民医院和农民工医院优惠政策,对城区17.4万农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是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58个乡镇率先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五是实施群众体育健身工程。在100个行政村和城市居民小区建设体育设施。六是开展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作。为全市婚育青年提供免费培训、婚检、孕前监测和药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七是提高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将全市农村低保补差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提高到不低于40元。八是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水平。新建中心敬老院4所、乡镇敬老院11所,改扩建敬老院5所,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九是提高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标准,缓解城市“双困”家庭住房困难。十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增加对城市公交和供暖事业的投入。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好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就业再就业援助基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力争养老保险覆盖各类企业。建立服务城镇各类人员尤其是城镇困难家庭的医疗保险制度,完成四城区和高新区失业保险金市级统筹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加强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规范运作,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劳动监察,认真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制度,探索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继续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降低救助起付线,扩大大病救助范围。建设新儿童福利院,试建城区老年公寓。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实行“两免一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筹建新区综合医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和出生人口性别比集中治理活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启动新体育中心建设,办好焦作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继续承办好“U—17”中国乒乓球挑战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着手筹建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引领全市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
  强化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执法,强化对食品、药品、学校、公共聚集场所、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烟花爆竹和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搞好应急预警服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贯彻河南省平安建设纲要,深化“平安焦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科技创安报警与监控系统,建成覆盖城乡主要道路、重点部位、绝大部分商场和居民区的科技创安报警和监控网络,遏制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落实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完善社会稳定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宗教和睦、民族和谐。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施政水平
  全面完成2007年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着力构建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利益问题。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实行政务公开,确保政府权力透明运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落实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批评、建议和提案。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执法评议考核、行政赔偿和过错追究制度。
  (三)坚持权责统一,建设责任政府。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都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有权必须尽责的观念,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强化领导责任,确保执政为民。不断完善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细化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责任。落实部门主办责任制和行政执法协调机制,严肃处理各种推诿扯皮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强绩效考核和行政监察,强化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防止以权谋私,预防职务犯罪,做到廉洁从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坚持效率优先,建设效能政府。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执行体系,实行决策执行责任制,落实跟踪督办制度,解决久拖不决、效率不高问题,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减少来往应酬,清理评比、检查、达标项目,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谋发展上。完善督察机制,加大督察力度,抓好工作落实,形成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各位代表,新的发展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焦作、实现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目标而努力奋斗!